香柚開花期感染灰霉病菌的花瓣,先出現水漬狀小圓點,若遇到陰雨天氣,迅速擴大引起花瓣腐爛。下面我們介紹一下香柚灰霉病的發生原因及綜合防治方法。
一、香柚灰霉病發生的原因
1.科技普及不夠
大部分柚農新見該病,沒有發現其引起落果的嚴重性,對留存病果誤作側多食跗線螨、薊馬等蟲害防治,或誤認為是機械傷而不予防治。
2.侵染環境適宜
灰霉病菌菌絲的發育起點為2℃,更高為35℃,適溫20~23℃,分生孢子及菌核形成適溫為15~20℃,7~8℃也可產生分生孢子。授粉期間,勞力趨緊,搖花難度趨大,帶菌花瓣包裹幼果時間較長。
3.病源菌累積趨多
灰霉病的病原菌以菌絲體、分生孢子或菌核隨病殘組織遺留在土壤中過冬,也可在香柚枝條或枯枝等處越冬,而柚農管理較粗放,柚園內枯枝較多,可成為灰霉病繁殖場所。
4.人工授粉傳染
部分授粉者沒有注意清理殘留在剪刀或食物料理器上的“死”剪磨物,殘留在花粉裝瓶或授粉毛筆上的“死”混合花粉,以及混入待用授粉花中的“死”花瓣或花絲,滋生灰霉病菌,授粉時同花粉一起“接種”在花柱上;
此外,為了提高花粉黏著度、補充營養而在花粉中添加蜜糖或蔗糖,也優化了灰霉病菌繁殖侵染環境。
二、香柚灰霉病的綜合防治對策
1.清理灰霉菌源
病菌的侵染需要經過一個腐生的階段,傷口及衰弱、壞死的組織往往是灰霉病菌的立足點。因此,首先要清理地表其他寄主和枯枝落葉,并集中深埋或燒毀;
其次是及時搖落花瓣,改善幼果生長環境,降低果表濕度和減少腐敗物質;
再次是謝花及頭次生理落果結束后,及時清潔地表,撒施50~100千克/畝生石灰消毒或調節土壤酸堿度。
2.惡化病菌繁殖條件
一是改良園地排灌系統,起壟改造稻田果園,防止果園淹水、積水。
二是整理樹形,改善行間或樹冠內膛的通風透光性,降低果園濕度。
三是適時疏花疏果,改善保留的健康花蕾、花朵、幼果間的通風透光性,促進它們正常生長發育,提高抗逆性。
四是幼果期噴霧含硅、硼、鉬等的微量元素肥,提高果表抗病性。
以上就是香柚灰霉病防治介紹,請繼續關注火爆農資招商網微信公眾號(huobao3456tv)關注后你也可以留言回復想了解的農業資訊。